索引号 | 00001434911610400016013527M/2022-00117 | 主题分类 | 其他 |
文号 | 发布机构 | 市教育局 | |
公开日期 | 2022-06-14 | 有效性 | |
主题词 |
类型:B
咸政教报字〔2022〕22号
签发人:丁收卫
刘源委员:
您在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建议》收悉。感谢您对教育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您所关注的就是我们所努力的。您在提案中所提的建议,我们将认真研究吸纳,并着力推进落实。现答复如下:
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越来越迫切,我市义务教育面临着许多困扰和难题,最为突出的是“乡村弱、城镇挤”,优质资源供给不足。对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教育局多方争取支持,在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做好乡村小规模校点、“保基本、保安全、保运转”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县城以上城区学校建设和发展上来。“十三五”期间,全市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累计完成投资62.74亿元,完成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1337个,新建改扩建校舍、运动场地438万平方米,新增实验室、功能部室7430间,添置更新课桌凳27.88万套,新增图书667.7万册,新增计算机75192台。全市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整体提升,市实验学校、秦都区彩虹二中、英才学校、渭城区文林学校、新渭城中学等一批新建改扩建学校相继建成投用,累计增加学位11.62万个。通过多种方式招聘教师3291人,缓解了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形成国家省市县校五级培训体系,设立200个省市县三级名师工作室,累计培训乡村教师5万名、骨干校(园)长2000名。经过持续努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镇化过快导致的教育资源供给不足的局面。但从全市范围来看,城乡之间、县域之间、校际之间教育发展状况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公共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城区优质公办学位供给还不够充分,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体音美劳技等学科教师短缺,骨干教师分布不均,优质师资总量不足。
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期待需要我市教育加速提质升级。“十四五”期间,我们将从以下五个方面持续发力,全面推进全市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坚持规划引领,精准施策。从我市经济发展状况和新型城镇化推进的实际出发,根据学龄段少年儿童数量变化和区域分布,我们编制了全市教育改革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新一轮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规划,规划到校点、到项目、到年份,并重点加大城市学校建设。根据规划,主城区规划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29所(幼儿园60所,小学33所,初中24所,普通高中9所,职业高中2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规划新建、改扩建面积236.46万平方米,规划投资135.51亿元,增加学位11.44万个。秦都区出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规划到2022年底,完成新建、改扩建16所,新增学位4340个;到2023年秋季入学前,完成新建、改扩建17所,新增学位11033个;到2024年秋季入学前,完成新建、改扩建29所,新增学位17470个。渭城区规划2025年前布局建设中小学幼儿园12所,其中迁建高中1所、新建小学2所、新建初中1所、新建幼儿园8所,改扩建2所,撤并整合5所,增加学位8410个。这批学校的建设使用,将有效缓解城市基础教育资源紧张的状况。
二、坚持标准引领,优化管理。严格落实《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坚持“一校一案”要求,全面改进和加强义务教育学校管理工作,促进学校规范办学、科学管理。加强学籍管理,落实控辍保学“七长责任制”,满足需要关注学生的需求,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加强学生管理,提升学生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增强体质,提高艺术素养,培养生活本领,促进全面发展。加强教学管理,开设适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全面落实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政策,坚决禁止任何形式的提前招生、提前录取。完善以居住证为主要依据的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政策,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健全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流入地参加中考政策,持续做好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关爱帮扶工作。统筹教育发展与安全,牢固树立安全底线思维和红线意识,深化学校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网格化管理,强化源头防控,及时消除风险隐患。加强学校人防、物防、技防建设,实现全市中小学幼儿园专职保安员配备、“护学岗”设置、校园封闭化管理、一键报警装置和视频监控系统安装并联网“4个100%”全面达标,提高全市校园安全管理水平。
三、坚持名师引领,强化队伍。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补充长效机制,统筹教师资源配置,改进教师招录机制,优化招聘教师学科结构,多为薄弱中小学公开招聘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教师。定向培养具备多门学科教学能力的教师,实行城乡支教、学区走教、跨学段任教,落实教师县管校聘政策,统筹配置城乡学校体音美学科专业师资资源。健全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增长长效联动机制,建立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长效机制。加强教师管理,强化师德师风,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支撑专业成长。大力推进新时代基础教育“三级三类”骨干体系建设,加大项目支持和成果考评力度,支持教师传播先进教育理念,造就一批名校长名教师,带动促进师资队伍高质量。
四、坚持结构调控,强化治理。围绕“严格控制增量,逐步消化存量”总目标,大力压减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占比,确保市域控制在5%以内,县域控制在15%以内。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开展“公参民”学校专项治理行动,按照“一校一案”有序规范公有资源规范使用,民办教育资源有效使用,彻底消除“公参民”办学模式。从2020年起,市教育局建立了义务教育招生平台,实行公、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对民办学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随机录取。加大对择校、借读、“掐尖”招生及小学非零起点教学等违规行为的治理力度,畅通举报和申诉受理渠道,设置咨询(举报)电话,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及时查处违规招生行为。对有违规违纪招生行为的学校,视情节轻重给予约谈、通报批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等处罚。造成恶劣影响的,对学校校长予以免职,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给予减少下一年度招生计划、停止当年招生直至吊销办学许可证等处罚,形成学校之间良性竞争、整体创优的发展格局。
五、坚持全面发展,提质增效。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坚持立德树人,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深化课堂改革,注重因材施教,构建体现教育教学规律、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义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切实改进体育,强化美育,全面加强劳动教育,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认真落实“双减”“五项管理”要求,强力推动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全面推行“分层作业”,完善“课后服务”机制,着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和不合理的课内作业负担。实施名校培育工程,鼓励指导基础好、底蕴厚的学校,深入挖掘自身潜力,扩大教育交流合作,融通域内外优质资源,从校园设施、办学条件、教师队伍、课堂教学、品牌特色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打造成高质量、高品位、有特色的知名学校。按照西咸一体化方案,推进西安市和比分365_Bet中文365_365bet手机客户端下载教育融合发展,组建“名校+”教育联合体,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我们将不负人民期待,担当育人使命,按照国家和省市统一部署和要求,认真吸纳各位委员的建议,争取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支持,进一步落实县级政府的属地责任、教育部门的主体责任和有关部门的相应责任,切实解决教育投入、政府保障、资源配置、办学条件、教师队伍、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和难点问题,以推进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契机,持续加大城市教育资源建设,不断培育发展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全市义务教育向更加均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人民群众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美好愿望不懈奋斗。
再次感谢您对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敬请对教育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承办科室:督导室
比分365_Bet中文365_365bet手机客户端下载教育局
2022年6月2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